惠州市基础油糠醛精制装置设备,团队人员充足,技术过硬
2025-05-02 01:00:01 9526次浏览
价 格:面议
油脂精炼意义
1.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
2.改善油脂风味
3.改善油脂色泽
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
二、毛油组成成分
毛油中绝大部分为混酸甘油脂的混合物,即油脂,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功不可没”。
悬浮杂质:泥沙、料胚粉末、饼渣
水分
胶溶性杂质:磷脂、蛋白质、糖以及它们的低级分解物
脂溶性杂质:游离脂肪酸(FFA)、甾醇、生育酚、色素,脂肪醇,蜡
其它杂质:毒素、农药
影响碱炼的因素
1、碱及其用量,理论碱量算法:NaOH(Kg)= 7.13 ×10-4×油重×酸值
2、碱液浓度
(1)碱液浓度的确定原则。
1)碱滴与游离脂肪酸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保证碱液在油中有适宜的降速。
2)有一定的脱色能力。
3)使油皂分离操作方便。
(2)碱液浓度的选择依据
1)粗油的酸价
2)制油方法
3)中性油皂化损失
4)皂脚的稠度
5)皂脚含油损耗
6)操作温度
7)粗油的脱色程度
3 碱液的计量
4 操作温度
5 操作时间
6 混合和搅拌
7 杂质
8 分离效果
9 洗涤与干燥
脱 臭
各种植物油都有它本身特有的风味和滋味,经脱酸,脱色处理的油脂中还会有微量的醛类、酮类、烃类、低分子脂肪酸、甘油酯的氧化物以及白土、残留溶剂的气味等,除去这些不良气味的工序称脱臭。
脱臭方法
脱臭的方法有真空汽提法、气体吹入法、加氢法等。常用的是真空汽提法,即采用高真空、高温结合直接蒸汽汽提等措施将油中的气体成分蒸馏除去。
脱臭机理
脱臭的机理是基于相同条件下,臭味小分子组分的蒸汽压远大于甘三酯的蒸汽压,即臭味物质更容易挥发。因此应用水蒸气蒸馏的原理进行汽提脱臭。水蒸气蒸馏脱臭的原理,系水蒸气通过含有臭味组分的油脂时,汽-液表面相接触,水蒸气被挥发的臭味组分所饱和,并按其分压的比率逸出,从而达到了脱除臭味组分的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使用更多的石油并增加废油。连续性炼油设备的使用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与此同时,人们对连续性炼油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那么在连续性炼油设备中节省能源的方法是什么? 为了提高炼油设备的效率并减少能量输入,需要努力以节省能源。
蒸汽管网节能优化,主要采用蒸汽管网优化设计和平衡调度。 目前,连续性炼油设备蒸汽管网节能优化的主要手段是基于数学规划法,蒸汽管网仿真和节能诊断分析优化的蒸汽管网优化设计,以及蒸汽管网智能调度技术。
-
中低温煤焦油生产煤柴装置 煤焦油是煤在干馏和气化过程中获得的液体产品,根据干馏温度和方法的不同,可得到以下几种焦油:低温(450℃-650℃)煤焦油,低温和中温(600℃-800℃)发生炉焦油,中温(900℃-1000
-
生物柴油,广义上讲包括所有用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替代燃料。狭义的生物柴油又称燃料甲酯,生物甲酯或酯化油脂,是通过以不饱和油酸 C18 为主要成分的甘油脂类油脂与低碳醇经转酯化反应获得的。其原料来源广泛,各种食用油及餐饮废油、屠宰场剩余的动物脂
-
常规法 常规法脱蜡即单靠冷冻结晶,然后用机械方法分离油、蜡而不加任何辅助剂和辅助手段的脱蜡方法。分离时采用加压过滤、真空过滤和离心分离等设备。此法最简单的是一次结晶、过滤法。例如将脱臭后的米糠油(温度在 50℃以上)移入有冷却装置的贮罐,
-
脱 臭 各种植物油都有它本身特有的风味和滋味,经脱酸,脱色处理的油脂中还会有微量的醛类、酮类、烃类、低分子脂肪酸、甘油酯的氧化物以及白土、残留溶剂的气味等,除去这些不良气味的工序称脱臭。 脱臭方法 脱臭的方法有真空汽提法、气体吹入法、
-
生物柴油装置设备生物柴油,广义上讲包括所有用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替代燃料。狭义的生物柴油又称燃料甲酯,生物甲酯或酯化油脂,是通过以不饱和油酸 C18 为主要成分的甘油脂类油脂与低碳醇经转酯化反应获得的。其原料来源广泛,各种食用油及餐饮废油、屠
-
蜡糊(占总油量的15%-17 %)倒入熔化锅,加热到 35- 40℃,装袋入榨,榨机选用90型液压榨油机,榨盘平面压强为2.5-5MPa,操作时要做到轻压、勤压、不跑蜡糊,压榨时间为 12 hr。压榨分离出的软脂约占61%,粗蜡约占39%
-
影响碱炼的因素 1、碱及其用量,理论碱量算法:NaOH(Kg)= 7.13 ×10-4×油重×酸值 2、碱液浓度 (1)碱液浓度的确定原则。 1)碱滴与游离脂肪酸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保证碱液在油中有适宜的降速。 2)有一定的脱色能
-
蜡糊(占总油量的15%-17 %)倒入熔化锅,加热到 35- 40℃,装袋入榨,榨机选用90型液压榨油机,榨盘平面压强为2.5-5MPa,操作时要做到轻压、勤压、不跑蜡糊,压榨时间为 12 hr。压榨分离出的软脂约占61%,粗蜡约占39%
-
常规法 常规法脱蜡即单靠冷冻结晶,然后用机械方法分离油、蜡而不加任何辅助剂和辅助手段的脱蜡方法。分离时采用加压过滤、真空过滤和离心分离等设备。此法最简单的是一次结晶、过滤法。例如将脱臭后的米糠油(温度在 50℃以上)移入有冷却装置的贮罐,
-
脱 酸 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量取决于油料的质量。种籽的不成熟性,种籽的高破损性等,乃是造成高酸值油脂的原因,尤其在高水分条件下,对油脂保存十分不利,这样会使得游离酸含量升高,并降低了油脂的质量,使油脂的食用品质恶化。脱
-
生物柴油,广义上讲包括所有用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替代燃料。狭义的生物柴油又称燃料甲酯,生物甲酯或酯化油脂,是通过以不饱和油酸 C18 为主要成分的甘油脂类油脂与低碳醇经转酯化反应获得的。其原料来源广泛,各种食用油及餐饮废油、屠宰场剩余的动物脂
-
脱 酸 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量取决于油料的质量。种籽的不成熟性,种籽的高破损性等,乃是造成高酸值油脂的原因,尤其在高水分条件下,对油脂保存十分不利,这样会使得游离酸含量升高,并降低了油脂的质量,使油脂的食用品质恶化。脱
-
分提理论基础 油脂分提理论 在一定温度下利用构成油脂的各种甘三酯熔点差异及溶解度的不同,把油脂分成固、液两部分,这就是油脂分提(Fractionation)。 分提与冬化区别: 分提与冬化基于同一原理,但它们有不同的目的。 在冬化
-
常规法 常规法脱蜡即单靠冷冻结晶,然后用机械方法分离油、蜡而不加任何辅助剂和辅助手段的脱蜡方法。分离时采用加压过滤、真空过滤和离心分离等设备。此法最简单的是一次结晶、过滤法。例如将脱臭后的米糠油(温度在 50℃以上)移入有冷却装置的贮罐,
-
影响脱臭的因素 1、温度 汽提脱臭时,操作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蒸汽的消耗量和脱臭时间的长短。在真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度增高,则油中游离脂肪酸及臭味组分的蒸汽压也随之增高。但是,温度的升高也有极限,因为过高的温度会引起油脂的分解、聚合和
-
重油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质油,其特点是分子量大、粘度高。重油的比重一般在0.82~0.95,比热在10,000~11,000kcal/kg左右。其成分主要是炭水化点物素,另含有部分的(约0.1~4%)的硫黄及微量的无机化合物。其主
-
脱 色 植物油中的色素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叶绿素、胡萝卜素、黄酮色素、花色素以及某些糖类、蛋白质的分解产物等。油脂脱色常用吸附脱色法。吸附脱色法原理是利用吸附力强的吸附剂在热油中能吸附色素及其他杂质的特性,在过滤去除吸附剂的同时也把被吸附的
-
我们的优势:1.独创三级分子蒸馏分离装置可依次蒸馏出汽柴油、润滑油基础油,蒸馏残渣作为燃料油调和原料。装置开车工艺技术参数为:第一级薄膜蒸馏温度为140~170℃,压强为 200~1 500Pa,分离出汽柴油,第二级分子蒸馏温度为 170~
-
重油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质油,其特点是分子量大、粘度高。重油的比重一般在0.82~0.95,比热在10,000~11,000kcal/kg左右。其成分主要是炭水化点物素,另含有部分的(约0.1~4%)的硫黄及微量的无机化合物。其主
-
蜡糊(占总油量的15%-17 %)倒入熔化锅,加热到 35- 40℃,装袋入榨,榨机选用90型液压榨油机,榨盘平面压强为2.5-5MPa,操作时要做到轻压、勤压、不跑蜡糊,压榨时间为 12 hr。压榨分离出的软脂约占61%,粗蜡约占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