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重油延迟焦化石油焦装置设备,品质,贴心售后
2023-06-03 05:19:01 7792次浏览
价 格:面议
常规法
常规法脱蜡即单靠冷冻结晶,然后用机械方法分离油、蜡而不加任何辅助剂和辅助手段的脱蜡方法。分离时采用加压过滤、真空过滤和离心分离等设备。此法简单的是一次结晶、过滤法。例如将脱臭后的米糠油(温度在 50℃以上)移入有冷却装置的贮罐,慢速搅拌,在常压下充分冷至25℃。整个冷却结晶时间为48hr,然后过滤分离油、蜡。过滤压强维持在 0.3 – 0.35MPa,过滤后要及时用压缩空气吹出蜡中夹带的油脂。
由于脱蜡温度低、黏度大,分离比较困难,所以对米糠油这种含蜡量较高的油脂,通常采用两次结晶过滤法,即将脱臭油在冷却罐中充分冷至30℃,冷却结晶时间为24hr,用滤油机进行次过滤,以除去大部分蜡质,过滤机压强不超过0. 35MPa。滤出的油进入第二个冷却罐中,继续通入低温冷水,使油温降至25℃以下,24hr后,再进行第二次过滤,滤出的油即为脱蜡油。经两次过滤后,油中蜡含量(以丙酮不溶物表示)在 0.03%以下。有的企业采用布袋过滤也能取得良好的脱蜡效果,但布袋过滤的速率慢,劳动强度也较大。
影响精炼成本的因素
1、提高精炼率
精炼率是影响精炼成本的主要因素,与毛油品质、精炼的工艺、精炼的操作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2、降低辅料消耗
辅料包括液碱、磷酸、柠檬酸、白土、柴油,同样的油品,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都可以达到产品的标准,应该在操作过程中寻找辅料消耗较低的方法。
3、降低能耗
包括水、电、汽的消耗。在生产过程中,应避免能源的浪费。
4、降低人工成本,加强生产管理。
油脂的精炼工艺
豆油是我国大宗油脂,其脂肪酸组成均以油酸、亚油酸为主,是人类主要食用油脂,如果油料品质好,制取工艺科学,则其毛油的品质是较好的。一般游离脂肪酸含量低于2%,经过粗炼即能达到普通食用油的品质,其精制油的精炼工艺也较简单。
大豆油的精炼工艺如下:
毛油——过滤——酸化——中和——分离——
水洗——分离——干燥——吸附脱色——过滤——
析气——蒸馏脱臭——过滤——精炼成品油
废轮胎炼油设备作为一种处理设备,对环境污染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在现代工业中也很有必要使用此设备,而为了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应该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
1、定期状态监测;
2、定期检修及疏通油气管道;
3、定期检查电气,确保电器接线牢固;
4、灭火器正常,效能良好;
5、设备性能参数相互匹配,并能满足生产要求;
6、防爆操作柜的气压正常,内部各指示灯齐全好用;
7、各声光报警及停机控制灵敏准确,所有联锁处于投用状态;
8、高压除焦管无泄漏;
9、零附件、工具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10、废轮胎炼油设备的各种零附件齐全无损;
11、经更换的零附件安装合理,达到使用要求;
12、随机工具齐全好用,保管得当;
13、调整合适,紧固可靠
14、各部调整符合要求;
15、所有联接件、紧固件齐整、紧固、锁定;
16、电气线路联接可靠,线束包扎符合要求。
以上就是关于废轮胎炼油设备的定期检查,设备想要运行使用一定是离不开它的定期维护的,因此需要每个用户都要注意到这一点,希望以上的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
脱 酸 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量取决于油料的质量。种籽的不成熟性,种籽的高破损性等,乃是造成高酸值油脂的原因,尤其在高水分条件下,对油脂保存十分不利,这样会使得游离酸含量升高,并降低了油脂的质量,使油脂的食用品质恶化。脱
-
脱 酸 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量取决于油料的质量。种籽的不成熟性,种籽的高破损性等,乃是造成高酸值油脂的原因,尤其在高水分条件下,对油脂保存十分不利,这样会使得游离酸含量升高,并降低了油脂的质量,使油脂的食用品质恶化。脱
-
冷却结晶是在冷却室进行的,室温0-4℃,油于70℃左右送人外涂保温层的冷却罐中,冷却时间72hr,冷却罐最终油温为 6 -10℃。降温速度开始 24 hr内,平均为2℃/h;以后24hr为0.5℃/h,最后24hr总降温度约 1-2℃。布袋
-
影响精炼成本的因素 1、提高精炼率 精炼率是影响精炼成本的最主要因素,与毛油品质、精炼的工艺、精炼的操作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2、降低辅料消耗 辅料包括液碱、磷酸、柠檬酸、白土、柴油,同样的油品,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都可以达到产品的
-
脱 胶 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并使皂脚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中,增大吸附剂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 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
-
脱 胶 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并使皂脚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中,增大吸附剂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 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
-
影响脱臭的因素 1、温度 汽提脱臭时,操作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蒸汽的消耗量和脱臭时间的长短。在真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度增高,则油中游离脂肪酸及臭味组分的蒸汽压也随之增高。但是,温度的升高也有极限,因为过高的温度会引起油脂的分解、聚合和
-
蜡油非临氢催化生产低凝点基础油及汽柴油装置设备非临氢降凝新工艺及装置 我国大多数原油为石蜡基,石油产品中石蜡的烃含量较高,特别是在馏份较重的石油产品中,往往因含蜡多、凝点高,影响产品的使用.石油化工科学院自1980 年初开始了非临氢降凝工艺
-
工艺综述炼油常减压装置是原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原油经过蒸馏分离成多种油品和下游加工装置的原料。常减压装置控制系统及操作的水平,对炼油厂的产品质量、收率以及对原油的有效利用都有很大影响。按过程可分:1、 电脱盐:电脱盐就是在原油中注入一定量含
-
20世纪20年代,由于石油成为内燃机的动力,石油需求和贸易迅速扩大。据王亚栋的统计,到1929年石油贸易额已达到11.7亿美元。该时期国际石油货流的流向主要是从美国、委内瑞拉流向西欧。同时,苏联的石油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末
-
废橡胶、废轮胎、废塑料提炼燃料油设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塑料制品已在诸如农业生产、食品工业和包装工业等行业..塑料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因此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已造成了不利影响。前我国废弃塑料的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应用石油的国家,宋代著名学者沈括,对中国古代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知识方面提出了极其卓越的见解。他的见解比西欧学者最初认识到化石是生物遗迹要早。有一次沈括奉命察访河北西路时,发现太行山山崖间有很多螺蚌壳及如鸟卵之石,从而推断
-
本项目的目的在于从烃类组成的角度重新认识低温煤焦油,从而提供一种投资少,工艺简单可靠,生产技术容易掌握,能广泛推广,其产品质量完全达到国家标准的用低温煤焦油生产轻柴油的方法。目前低温煤焦油生产合格轻柴油项目,在国内无论是单独釜还是管式炉,均
-
分提理论基础 油脂分提理论 在一定温度下利用构成油脂的各种甘三酯熔点差异及溶解度的不同,把油脂分成固、液两部分,这就是油脂分提(Fractionation)。 分提与冬化区别: 分提与冬化基于同一原理,但它们有不同的目的。 在冬化
-
影响精炼油得率主要因素 1、碱炼损耗 (1)为脱除毛油中存在的胶质、游离脂肪酸、水分、杂质等形成的损耗; (2)在处理过程中由于中性油皂化、乳化引起的损耗; (3)理论计算公式:碱炼损耗 = 0.2 + 1.25×(FFA%+磷脂含
-
影响吸附脱色的因素 1、吸附剂 不同的吸附剂有不同的特点,应根据实际要求选用合适的吸附剂。油脂脱色一般多选用活性度高、吸油率低、过滤速度快的白土。 2、操作压力 吸附脱色过程在吸附作用的同时,往往还伴有热氧化副反应,这种副反应对油脂
-
常规法 常规法脱蜡即单靠冷冻结晶,然后用机械方法分离油、蜡而不加任何辅助剂和辅助手段的脱蜡方法。分离时采用加压过滤、真空过滤和离心分离等设备。此法最简单的是一次结晶、过滤法。例如将脱臭后的米糠油(温度在 50℃以上)移入有冷却装置的贮罐,
-
脱 酸 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量取决于油料的质量。种籽的不成熟性,种籽的高破损性等,乃是造成高酸值油脂的原因,尤其在高水分条件下,对油脂保存十分不利,这样会使得游离酸含量升高,并降低了油脂的质量,使油脂的食用品质恶化。脱
-
煤焦油是煤在干馏和气化过程中获得的液体产品,根据干馏温度和方法的不同,可得到以下几种焦油:低温(450℃-650℃)煤焦油,低温和中温(600℃-800℃)发生炉焦油,中温(900℃-1000℃)立式炉焦油,高温(1000℃)炼焦焦油。低温
-
4、重油减粘裂化生产燃料油装置设备) p' O; H4 N9 D" U)简介: 减粘裂化是重质粘稠减压渣油经过浅度热裂化降低粘度,使之可少掺或不掺轻质油而达到燃料油质量要求的热加工工艺。在降低粘度的同时,还可降低渣油的凝点,并副产少量气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