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设备的分类都有哪些
2019-10-10 03:41:40 17005次浏览
炼油设备的分类都有哪些
炼油设备的种类有很多,是为了应对不同行业,不同环境而设计的,大致分可为流体输送设备、加热设备、换热设备、传质设备、反应设备及储存设备等几种类型。
(一)流体输送设备
流体输送设备的作用是将各种介质从一个设备输送到另一个废塑料炼油设备,或者使其压力升高以满足炼油工艺的要求。包括各种泵、压缩机、鼓风机以及与其配套的管线和阀门等。
(二)加热设备
将油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其汽化或为油品进行反应提供热量的设备称为加热设备。炼厂中通常采用的是管式加热炉,它是一种火力加热设备,按结构有圆筒炉、立式炉、及斜顶炉等。炼厂中应用较多的是圆筒炉。
(三)换热设备
将热量从高温流体传给低温流体,以达到加热、冷凝、冷却油品,并从中回收热量、节约燃料的设备称为换热设备。换热设备的种类很多,按其使用目的有加热器、换热器、冷凝器、冷却器及再沸器等;按换热方式可分为直接混合式、蓄热式和间壁式。在炼油厂中,常用的是各种间壁式换热设备。
(四)传质设备
传质设备的作用是利用介质之间的某些物理性质不同,如沸点、密度、溶解度等,将处于混合状态的物质中的某些组分分离出来。这类设备大多都呈细而高的塔状,所以通常也叫塔设备,如精馏塔、吸收塔、解吸塔、萃取塔等。按结构,塔设备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其中板式塔应用较多。
(五)反应设备
反应设备的作用是完成一定的化学和物理反应。其中化学反应是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物理过程是辅助的或伴生的。反应设备在炼油厂的应用也是很多的,如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加氢精制等装置,都要采用不同类型的反应器。
(六)储存设备
用于储存各种油品、石油气及其他液体或气体物料的设备称为储存设备或储罐。按其结构特征有立式储罐、卧式储罐及球形储罐等。
上述各种设备中有的主要用于炼油、化工类生产装置,如加热炉、反应设备、塔设备、换热设备等叫做工艺设备;有些则不仅可用于炼油、化工生产中,还可用于其他方面,如各种泵、压缩机、风机包括阀门等叫做通用设备。
-
常规法 常规法脱蜡即单靠冷冻结晶,然后用机械方法分离油、蜡而不加任何辅助剂和辅助手段的脱蜡方法。分离时采用加压过滤、真空过滤和离心分离等设备。此法最简单的是一次结晶、过滤法。例如将脱臭后的米糠油(温度在 50℃以上)移入有冷却装置的贮罐,
-
脱 色 植物油中的色素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叶绿素、胡萝卜素、黄酮色素、花色素以及某些糖类、蛋白质的分解产物等。油脂脱色常用吸附脱色法。吸附脱色法原理是利用吸附力强的吸附剂在热油中能吸附色素及其他杂质的特性,在过滤去除吸附剂的同时也把被吸附的
-
脱 酸 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量取决于油料的质量。种籽的不成熟性,种籽的高破损性等,乃是造成高酸值油脂的原因,尤其在高水分条件下,对油脂保存十分不利,这样会使得游离酸含量升高,并降低了油脂的质量,使油脂的食用品质恶化。脱
-
冷却结晶是在冷却室进行的,室温0-4℃,油于70℃左右送人外涂保温层的冷却罐中,冷却时间72hr,冷却罐最终油温为 6 -10℃。降温速度开始 24 hr内,平均为2℃/h;以后24hr为0.5℃/h,最后24hr总降温度约 1-2℃。布袋
-
油脂精炼意义 1.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 2.改善油脂风味 3.改善油脂色泽 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 二、毛油组成成分 毛油中绝大部分为混酸甘油脂的混合物,即油脂,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
-
冷却结晶是在冷却室进行的,室温0-4℃,油于70℃左右送人外涂保温层的冷却罐中,冷却时间72hr,冷却罐最终油温为 6 -10℃。降温速度开始 24 hr内,平均为2℃/h;以后24hr为0.5℃/h,最后24hr总降温度约 1-2℃。布袋
-
蜡糊(占总油量的15%-17 %)倒入熔化锅,加热到 35- 40℃,装袋入榨,榨机选用90型液压榨油机,榨盘平面压强为2.5-5MPa,操作时要做到轻压、勤压、不跑蜡糊,压榨时间为 12 hr。压榨分离出的软脂约占61%,粗蜡约占39%
-
精炼主要设备 1、离心机 离心机是油脂精炼的主要设备之一,目前国外主要是阿法-拉伐和韦斯伐利亚两家公司独占鳌头,也许是受中国引进第一套50t/d阿法-拉伐离心机及配套碱炼设备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同行都对阿法-拉伐离心机感兴趣。但随着对国外
-
蜡糊(占总油量的15%-17 %)倒入熔化锅,加热到 35- 40℃,装袋入榨,榨机选用90型液压榨油机,榨盘平面压强为2.5-5MPa,操作时要做到轻压、勤压、不跑蜡糊,压榨时间为 12 hr。压榨分离出的软脂约占61%,粗蜡约占39%
-
脱 胶 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并使皂脚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中,增大吸附剂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 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
-
脱 胶 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并使皂脚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中,增大吸附剂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 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
-
冷却结晶是在冷却室进行的,室温0-4℃,油于70℃左右送人外涂保温层的冷却罐中,冷却时间72hr,冷却罐最终油温为 6 -10℃。降温速度开始 24 hr内,平均为2℃/h;以后24hr为0.5℃/h,最后24hr总降温度约 1-2℃。布袋
-
脱 酸 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量取决于油料的质量。种籽的不成熟性,种籽的高破损性等,乃是造成高酸值油脂的原因,尤其在高水分条件下,对油脂保存十分不利,这样会使得游离酸含量升高,并降低了油脂的质量,使油脂的食用品质恶化。脱
-
分提理论基础 油脂分提理论 在一定温度下利用构成油脂的各种甘三酯熔点差异及溶解度的不同,把油脂分成固、液两部分,这就是油脂分提(Fractionation)。 分提与冬化区别: 分提与冬化基于同一原理,但它们有不同的目的。 在冬化
-
脱 胶 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并使皂脚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中,增大吸附剂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 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
-
油脂精炼意义 1.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 2.改善油脂风味 3.改善油脂色泽 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 二、毛油组成成分 毛油中绝大部分为混酸甘油脂的混合物,即油脂,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
-
常规法 常规法脱蜡即单靠冷冻结晶,然后用机械方法分离油、蜡而不加任何辅助剂和辅助手段的脱蜡方法。分离时采用加压过滤、真空过滤和离心分离等设备。此法最简单的是一次结晶、过滤法。例如将脱臭后的米糠油(温度在 50℃以上)移入有冷却装置的贮罐,
-
油脂精炼意义 1.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 2.改善油脂风味 3.改善油脂色泽 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 二、毛油组成成分 毛油中绝大部分为混酸甘油脂的混合物,即油脂,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
-
影响精炼成本的因素 1、提高精炼率 精炼率是影响精炼成本的最主要因素,与毛油品质、精炼的工艺、精炼的操作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2、降低辅料消耗 辅料包括液碱、磷酸、柠檬酸、白土、柴油,同样的油品,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都可以达到产品的
-
冷却结晶是在冷却室进行的,室温0-4℃,油于70℃左右送人外涂保温层的冷却罐中,冷却时间72hr,冷却罐最终油温为 6 -10℃。降温速度开始 24 hr内,平均为2℃/h;以后24hr为0.5℃/h,最后24hr总降温度约 1-2℃。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