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惠城污油延迟焦化汽柴油装置设备,满足不同企业以及个人用户的需求
2025-04-19 06:00:01 9245次浏览
价 格:面议
蜡糊(占总油量的15%-17 %)倒入熔化锅,加热到 35- 40℃,装袋入榨,榨机选用90型液压榨油机,榨盘平面压强为2.5-5MPa,操作时要做到轻压、勤压、不跑蜡糊,压榨时间为 12 hr。压榨分离出的软脂约占61%,粗蜡约占39%。粗蜡中含油40%-45%。
目前国内大多油厂是冷却结晶后用板式压滤机分离油和蜡糊。有些小厂用布袋过滤,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像上述要求那样控制冷却结晶温度和时间,所以脱蜡效果不太理想.葵花籽毛油含蜡比毛米糠油少,可以采用脱胶、脱酸油,在2天时间内从50℃以上冷却到10-15℃,然后用压缩空气将油送人滤油机。分出的油含蜡在几十个mg/Kg以下。一般而论,用常规法脱蜡设备简单,投资省,操作容易,但油—蜡分离不完全,脱蜡油得率较低且浊点高。
脱 胶
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并使皂脚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中,增大吸附剂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
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质的过程称为脱胶。
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方法是特殊湿法脱胶,是水化脱胶方法的一种。
油脂水化脱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将一定量电解质溶液加入油中,使胶体杂质吸水、凝聚后与油脂分离。其中胶质中以磷脂为主。在水分很少的情况下,油中的磷脂以内盐结构形式溶解并分散于油中,当水分增多时,它便吸收水分,体积增大,胶体粒子相互吸引,形成较大的胶团,由于比重的差异,从油中可分离出来。
影响水化脱胶的因素
水量
操作温度
混合强度与作用时间
电解质
电解质在脱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中和胶体分散相质点的表面电荷,促使胶体质点凝聚。
磷酸和柠檬酸可促使非水化磷脂转化为水化磷脂。
磷酸、柠檬酸螯合、钝化并脱除与胶体分散相结合在一起的微量金属离子,有利于精炼油气、滋味和氧化稳定性的提高。
使胶粒絮凝紧密,降低絮团含油,加速沉降。
废轮胎炼油设备热裂解的两种技术:聚合物几乎没有蒸气压,因此很难想象它可以通过GC进行质谱分析。 然而,聚合物可以通过热解裂解成挥发性小分子,然后引入GC / MS系统进行分析。 通过依赖于裂解产物的色谱图和由色谱每个峰的质谱确定的产物特性来实现聚合物的结构测定。 事实上,由于热解的再现性,它可以更好地反映单体特征的裂解谱,因此成为聚合物材料分析的两个主要工具。
与红外吸收光谱相比,它在各种形式的聚合物样品的分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不溶性热固性树脂的鉴定,类似组成的均聚物的鉴定,共聚物和共混物的分化。 与Py-GC / MS相比,Py-GC显然具有大量的结构信息,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Py-GC / MS的总离子光谱,样品来自焦炭机调色剂中使用的聚合物树脂,它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
炼油设备要满足各项要求,反应设备应能在规定的温度、压力、浓度等条件下进行所需要的化学反应、且反应率及反应速度达到工艺要求;传质设备应能将处于混合状态的物料实施分离、并达到工艺要求的分离效果和处理能力,换热设备应能在规定的流量和温度条件下实施规定的热量交换等。 炼油生产时所需的各种东西,大部分都是易燃、易爆、毒性腐蚀等物质,而且生产过程一般都是在一定的压力、温度甚至于高温、高压下进行的;
一旦发生事故仅设备本身遭到破坏,往往还会诱发一连串恶性事故,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生产的性尤为重要。
-
在废机油炼油设备的操作温度确定精馏塔的每个部分的操作压力之后,可以确定每个点的操作温度。 从理论上讲,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可以去除精馏塔中任何塔盘或汽化段的气相和液相的初始值。 在塔中存在水蒸气的情况下,大气压塔顶部的汽油蒸汽的温度可以粗略
-
1、10/15/30/6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项目用:焦油加热炉;沥青加热炉;
-
石油沥青的性能指标主要有针入度、软化点、延度。针入度表示石油沥青的硬度,针入度越小表明沥青越稠硬。我国用25℃时的针入度划分石油沥青的牌号。延度表示沥青在应力作用下的稠性和流动性,也表示拉伸到断裂前的伸展能力。延度大,表明沥青的塑性变形性能
-
脱 臭 各种植物油都有它本身特有的风味和滋味,经脱酸,脱色处理的油脂中还会有微量的醛类、酮类、烃类、低分子脂肪酸、甘油酯的氧化物以及白土、残留溶剂的气味等,除去这些不良气味的工序称脱臭。 脱臭方法 脱臭的方法有真空汽提法、气体吹入法、
-
分提理论基础 油脂分提理论 在一定温度下利用构成油脂的各种甘三酯熔点差异及溶解度的不同,把油脂分成固、液两部分,这就是油脂分提(Fractionation)。 分提与冬化区别: 分提与冬化基于同一原理,但它们有不同的目的。 在冬化
-
影响碱炼的因素 1、碱及其用量,理论碱量算法:NaOH(Kg)= 7.13 ×10-4×油重×酸值 2、碱液浓度 (1)碱液浓度的确定原则。 1)碱滴与游离脂肪酸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保证碱液在油中有适宜的降速。 2)有一定的脱色能
-
影响精炼油得率主要因素 1、碱炼损耗 (1)为脱除毛油中存在的胶质、游离脂肪酸、水分、杂质等形成的损耗; (2)在处理过程中由于中性油皂化、乳化引起的损耗; (3)理论计算公式:碱炼损耗 = 0.2 + 1.25×(FFA%+磷脂含
-
冷却结晶是在冷却室进行的,室温0-4℃,油于70℃左右送人外涂保温层的冷却罐中,冷却时间72hr,冷却罐最终油温为 6 -10℃。降温速度开始 24 hr内,平均为2℃/h;以后24hr为0.5℃/h,最后24hr总降温度约 1-2℃。布袋
-
常规法 常规法脱蜡即单靠冷冻结晶,然后用机械方法分离油、蜡而不加任何辅助剂和辅助手段的脱蜡方法。分离时采用加压过滤、真空过滤和离心分离等设备。此法最简单的是一次结晶、过滤法。例如将脱臭后的米糠油(温度在 50℃以上)移入有冷却装置的贮罐,
-
影响碱炼的因素 1、碱及其用量,理论碱量算法:NaOH(Kg)= 7.13 ×10-4×油重×酸值 2、碱液浓度 (1)碱液浓度的确定原则。 1)碱滴与游离脂肪酸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保证碱液在油中有适宜的降速。 2)有一定的脱色能
-
油脂的精炼工艺 豆油是我国大宗油脂,其脂肪酸组成均以油酸、亚油酸为主,是人类主要食用油脂,如果油料品质好,制取工艺科学,则其毛油的品质是较好的。一般游离脂肪酸含量低于2%,经过粗炼即能达到普通食用油的品质,其精制油的精炼工艺也较简单。
-
脱 胶 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并使皂脚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中,增大吸附剂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 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
-
非临氢降凝新工艺及装置 我国大多数原油为石蜡基,石油产品中石蜡的烃含量较高,特别是在馏份较重的石油产品中,往往因含蜡多、凝点高,影响产品的使用.石油化工科学院自1980 年初开始了非临氢降凝工艺的研究工作,以催化柴油为主要原料,取得了良好的
-
控制系统选型对工艺效益的影响:传统石化行业80年代前大多采用常规仪表控制,90年代开始逐渐用DCS控制。DCS取代了常规仪表,使石化行业如虎添翼,一是DCS基本上是内部连接,取消了大量的中间接点和盘装仪表,减少了故障点,使自控系统更可靠地服
-
废轮胎炼油设备热裂解的两种技术:聚合物几乎没有蒸气压,因此很难想象它可以通过GC进行质谱分析。 然而,聚合物可以通过热解裂解成挥发性小分子,然后引入GC / MS系统进行分析。 通过依赖于裂解产物的色谱图和由色谱每个峰的质谱确定的产物特性来
-
影响碱炼的因素 1、碱及其用量,理论碱量算法:NaOH(Kg)= 7.13 ×10-4×油重×酸值 2、碱液浓度 (1)碱液浓度的确定原则。 1)碱滴与游离脂肪酸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保证碱液在油中有适宜的降速。 2)有一定的脱色能
-
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 [/b] 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习惯上合称常减压蒸馏,常减压蒸馏基本属物理过程。原料油在蒸馏塔里按蒸发能力分成沸点范围不同的油品(称为馏分),这些油有的经调合、加添加剂后以产品形式出厂,相当大的部分是后续加工装置的原料,因
-
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是在热裂化工艺上发展起来的。是提高原油加工深度,生产优质汽油、柴油最重要的工艺操作。原料范主要是原油蒸馏或其他炼油装置的350 ~ 540℃馏分的重质油,催化裂化工艺由三部分组成:原料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产物分离。催
-
加氢裂化 是在高压、氢气存在下进行,需要催化剂,把重质原料转化成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加氢裂化由于有氢存在,原料转化的焦炭少,可除去有害的含硫、氮、氧的化合物,操作灵活,可按产品需求调整。产品收率较高,而且质量好。 [b]延迟焦化[/
-
非临氢降凝新工艺及装置 我国大多数原油为石蜡基,石油产品中石蜡的烃含量较高,特别是在馏份较重的石油产品中,往往因含蜡多、凝点高,影响产品的使用.石油化工科学院自1980 年初开始了非临氢降凝工艺的研究工作,以催化柴油为主要原料,取得了良好的